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总的要求是,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深度广度,对症下药、精准施治、多措并举,让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重要论述,清醒认识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任务,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执着,下大气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旗帜鲜明反对腐败、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反腐败提升到“最彻底的自我革命”的战略高度,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强烈使命担当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气概,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反腐败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彻底清除、增量仍在发生,一些老问题反复发作,一些新苗头正在蔓延,腐败手段也不断翻新升级。这些腐败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就在于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尚未彻底根除。反腐败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必须准确把握腐败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始终保持直面前沿矛盾的战略清醒,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
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腐败现象就不会根除,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反腐败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态度已经彰显。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首要一点就在于“不敢腐”的高压态势必须持续强化。腐败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放松就可能卷土重来,容不得丝毫妥协退让。必须始终保持零容忍的警醒,坚持态度不变、力度不减、重心不偏。这就要求我们锚定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不放松,一项一项盯住抓、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攻,对不收敛不收手的胆大妄为者坚决惩治,对反复发作的老问题斩草除根,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快速处置,通过重点突破打开局面,推动从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
新征程上,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领域腐败问题,清理风险隐患,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惩“蝇贪蚁腐”,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力度,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抓住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加强类案分析,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规范自由裁量权,减少设租寻租机会。持续加大对行贿行为惩治力度,要严惩行贿行为,纵深推进铲除“围猎”这个政治生态污染源,严肃坚决查处那些老是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的行贿人,加大通报典型案例,以正视听、以儆效尤。持续强化正反两方面教育,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即将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推进纪律教育常态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从严管好亲属子女,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推动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
网评员:单长舟